干凈的水泥路四通八達,
農家小院前后干凈整潔……
12月20日,
記者漫步在平河鄉龍潭村
干干凈凈的村道上,
讓人心曠神怡。
“現在農村變化挺大,環境衛生也整的很好,經常出來走走,一看這環境好,心情特別舒暢?!贝迕袷闪终f。
平河漂流。(資料圖)
“以前,村民都習慣把雜物堆在路兩旁或者房前屋后,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產生難聞的氣味。”龍潭村黨支部副書記田加雙說,雖然村里環境衛生工作一直在做,但效果不明顯。為此,村支兩委專門召開院壩會,引導村民轉變思想觀念。還通過制定村規民約,進一步明確村民在維護村莊環境中的責任和義務,約束自己的行為,幫助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通過評選、發放“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綠色家庭”標志牌給予表揚,激發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一些觀念固化的老人也在慢慢轉變觀念,把一些平時不愿扔掉的雜亂物品自覺清理干凈。就這樣,經過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村里的舊貌換新顏。村里大變樣,路邊雜物沒了,房前屋后寬了,整無事酒的沒有了……這是龍潭村最明顯的變化,同樣也是平河鄉各個村的變化。
鄉間小道。
自我縣啟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提升群眾滿意度”十大行動以來——
平河鄉創新“321”工作方法,即強化宣傳引導、黨員帶動、及時整治“三項舉措”;聚合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兩支力量”;搭建村民自治這“一平臺”,加速推進“十大行動”落實落地。
在全鄉開展“三個一”學習活動,即學習一位榜樣、開展一次座談、入戶宣傳一次,向毛相林等脫貧攻堅楷模、王紅旭等時代楷模、張桂梅等“七一勛章”獲得者學習,重塑鄉村規范,廣泛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振全鄉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加強宣傳引導,大力整治“無事酒”,發揮“村支兩委+監督員”兩大力量,全面摸排轄區內“無事酒”等大操大辦情況,對違規整酒“有必查、查必果”,共勸阻無事酒9起。清除堆積垃圾和廢棄的雜物共13噸,整治拆除亂搭亂建建筑物1處,治理范圍違法違規用地,拆除廣告標牌、非公路標牌22處。開展平定河3公里河道清淤,清淤量1萬立方米。建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70間,農村公廁8座。
與此同時,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組合拳”。堅持政策、產業、人才、組織有效銜接,發動鄉村干部、駐村干部、幫扶干部共600余人,開展“走萬里路、進千家門、解百家難”為民辦實事活動,結合市級后評估、國家后評估排查工作,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水產養殖。
蔬菜大棚。
如今在平河鄉,一個個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一張張喜笑顏開的面容,沐浴在冬日的暖陽下,不僅展現了良好的村容村貌,也展示出了村民生活的富足與快樂,打造山水之鄉“新平河”即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