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3月28日,巫山縣專題研究巴渝和美鄉村工作,要求全縣上下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四千行動”,全力創建巴渝和美鄉村。會上,巫峽鎮、大昌鎮、騾坪鎮等10個鄉鎮(街道)圍繞巴渝和美鄉村示范創建目標、舉措和效果分別發言。為此,記者將部分鄉鎮先進經驗進行梳理,希望各鄉鎮(街道)能迅速掀起“比學趕超”氛圍,整體推進創建工作,做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日前,記者獲悉,大昌鎮將堅持以強鎮帶村、強企富民為載體,運用“千萬工程”,落實“四千行動”,堅守“兩條底線”。2024年完成光明村市級示范村建設、寧河村縣級示范村建設,到2026年完成7個村的示范建設。
光明村將建設生態環境科研站,完善生態農業基礎配套,實施土地培肥290畝,配套農田灌溉設施350畝;加大院落環境提升,對75戶院落及沿線人居環境整治,改造10余處庭院果蔬。同時,油化1、2社3.6公里的道路,改建2社進場道路90米;在村里建設經營銅藝及機械配件加工的幫扶車間。
寧河村將完善500畝智慧化果園基礎設施配套建設,1500平方米集柑橘展覽館、電商孵化、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綜合銷售中心;加大主公路沿線環境提升,提升229戶院落環境,改善5.5公里弱電線路等,修建居民活動健身院壩,還將新建勞動密集型廠房5000平方米及配套。
白果等村將實行點線面結合,總體上實現相得益彰、各美其美。其中,白果村補植300畝脆李園樹苗,硬化3公里人行便道,2.3公里農用車行道路;洋溪經白果至自力村沿線環境整治,對1200畝荒草地清園及移栽柑橘、脆李果樹。加快洋溪村、黃林村600畝高標準農田整治;對白果村黑臭水進行治理,并建成小型活動廣場。

到今年底,將在光明形成以科研科普科教為特色的“1+2+3”融合發展的生態示范村居;在寧河形成以勞動密集型加工園和標準化柑橘產業園為主體的移民特色村居;在白果等4村形成主公路沿線一步一景,節點以脆李園和高標準農田為基礎的傳統和美村落。
記者 向君玲